传输线

2024/4/12 10:12:30

传输线和串扰(二):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串扰的描述

关于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写得很详细: 高速线路基本概念之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 耦合传输线的等效电路模型是描述耦合导致串扰的方法之一。该模型允许在预测电压波形时进行考虑特定几何形状和端接的模拟。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模…

电信号微波理论

一、微波基础理论:微波是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包括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电磁波频率、波长和速度的关系为:频率 * 波长 速度(3*10e8 m/s)。如下图为一个理想的周期方波信号。从频域上看,是由无穷多个倍频信号组成…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知识之有损传输线、上升时间衰减和材料特性(五):有损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信号传输速度

有损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理想有损传输线特性阻抗是和频率相关的,很复杂。可以有以下公式: 按照代数知识,特性阻抗的实部和虚部如下: 其中RL表示单位长度导体的串联电阻 CL表示单位长度电容 LL单位长度串联环路电感 GL电介质单位长度…

差分信号传输线

一、差分传输线:差分传输线是指存在耦合的一对传输线。一般来说,构成一个差分对只需要两条传输线就足够了,每条线都可以是简单的单端传输线,这两条线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差分对。 二、差分传输线的优缺点: 1. 差分传输…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知识之传输线和反射(一):阻抗变化引起反射

阻抗不连续引起的反射和失真可能会导致信号的误触发和误码,这是导致信号失真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某些情况下,这看起来像振铃。当信号电平下降时,下冲会影响噪声预算并导致误触发。或者,在下降信号上,峰值可能会上…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知识之有损传输线、上升时间衰减和材料特性(十一):提升传输线的眼图以及均衡技术的应用

三种设计因素影响眼图质量: 过孔stub引起的不连续、导体损耗、介质损耗。 如果存在上升时间恶化的问题,那么以上三个因素就是造成此问题的全部板级要素。 第一步就是通过限制换层、使用盲埋孔或背钻工艺来减小敏感传输线过孔的stub,然后减小c…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知识之传输线和反射(七):带负载传输线、感性不连续引起的反射

带负载传输线 如果在传输线上有一个小的容性负载,信号会出现失真,上升时间也会降低。每个分立电容都会降低信号在其附近看到的阻抗。如果传输线上分布有多个容性负载(例如一个总线上每隔1.2inch有一个2pF的连接器残桩,或者一个内…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知识之有损传输线、上升时间衰减和材料特性(七):有损传输线的衰减

当正弦波信号沿着传输线传播时,电压幅度呈指数下降。总衰减(以 dB 为单位)随长度线性增加。在 FR4 中,1 GHz 信号的典型衰减可能为 0.1 dB/英寸。在传播1英寸时,衰减为0.1dB,信号幅度已下降至在传播 10 英寸…

信号完整性分析基础知识之有损传输线、上升时间衰减和材料特性(六):衰减和dB

线路中的损耗对信号的主要影响是当信号沿线路长度传播时幅度减小。如果将幅度为 V 的正弦波电压信号引入传输线,则其幅度将随着传输线向下移动而下降。图 9-16 显示了如果我们可以冻结时间并观察直线上存在的正弦波,则正弦波在不同位置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传输线的物理基础(五):当返回路径切换参考平面

线缆专门设计有与信号路径相邻的返回路径。这适用于同轴线缆和双绞线线缆。返回路径很容易遵循。在电路板的平面互连中,返回路径通常设计为平面,就像在多层板中一样。对于微带线,信号路径正下方有一个平面,返回电流很容易识别。但…

传输线损耗分析

一、传输线损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可避免,实际的传输线都是有损耗的,器件发送端的能量并不能全部被接收端无损地接收。传输线的信号损耗主要包括:导体(阻性)损耗、介质损耗、相邻耦合损耗、反射损耗、辐射损耗。其中阻性…

传输线阻抗理论

一、理想元件阻抗特性:对于所有的理想元件,传输线“阻抗”为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经该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一般包括阻抗、感抗和容抗的统称。 电阻阻抗: 电感感抗: 电容容抗: 显然,对于理想…